环保执法不作为,追究责任
强有力的法律、坚强的治污领导班子、治污的社会共识,新环保法给环保执法带来机遇
3月2日,在环境保护部举行的新环境保护法实施进展新闻发布会上,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表示,环境保护部要大力整顿多年来积累的问题。据悉,新环保法施行两个月后,共实施按日罚款15起,罚款金额达723万元。 新环保法实施前,环保部门因执法手段不够强硬而被社会诟病,甚至被称为“没牙老虎”。由于没有执法权,一些地方环保部门收到了公众的举报。污水排放设施无法扣留、查封,导致不少污染企业停产,环保官员被拒之门外。也因为没有执法权,开出的罚款只能通过向法院申请来执行,这不仅降低了效率,也大大降低了执法的权威。
今年1月1日,新版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。这部“史上最严环保法”,赋予了环保部门诸多执法工具。它被称为“牙齿锋利的老虎”,肩负着解决堆积如山的环保问题的重任。的新希望。从本次发布会公布的信息来看,新法施行两个月来,已实施按日罚款15起,罚款金额达723万元,确实有利于倒逼企业制止污染。及时地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新法已经实施,但山地环保问题的强制整改仍是一场硬仗。
首先,要做的就是不让环保工作成为环保部门、公民、媒体各自为战的战场。不得不承认,在环保高压的今天,不少污染企业已经开始转入地下或采取隐蔽的方式。铲除环境害虫,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。我们不仅可以建立微信、微博、短信平台接受投诉,还可以及时跟进,公布处理进度,回应公众监督。
其次,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。过去几十年来,中国很多地方片面追求GDP快速增长,忽视了环境问题的保护。这就造成了违法者增多,公众责任追究不力的困境。地方政府怕麻烦。另一方面,不少污染企业又是地方纳税大户,为了地方利益,隐瞒真相,甚至消极对待。发布会上,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表示,目前还有八九个省区没有查处一起环境犯罪案件,事实上,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也存在。这些地方。
由此产生的执法不作为的责任也是一个关键点。不作为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:一是依法应当作出停业、关闭决定而没有作出的;二是依法应当作出停业、关闭决定而没有作出的。其次,发现污染或接到举报但不及时调查处理时,环保部门负责人员将面临辞职的严重后果。追究责任。而且,他们也不敢行动。作为地方职能部门,环保官员如果受到地方政府或上级部门的影响而不敢行动,也应该把责任归咎于上级领导。
新环保法有强有力的法律、强有力的治污领导班子、治污全社会共识,为环保执法带来了机遇。正如媒体所说,不再有以前的法律不完善、执法手段不够、领导不重视等借口,中国的环保工作已经到了拐点。但必须指出,环境保护问题实际上是发展方式问题。污染治理必然带来短期经济阵痛。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的是,环境保护也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。我们应该给有关部门时间。